听小梅子和秋都说了今年农历三月三放假,突然就想到家乡农村的三月三,三月三跟清明很近,一些家族习惯在三月二或三月三扫墓。
我们的三月三是蒸五色糯米饭,红的黑的紫的黄的白的,用各种植物花、叶子泡水或者煮水,再拿那些水分别浸泡糯米“着色”,然后大锅里放进大木桶,木桶里一层层的铺放着着好色的糯米,盖上盖子蒙上毛巾,蒸熟,蒸出来的饭很香,然后想吃就手抓一团,手抓更好吃。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的女人们互相比谁家媳妇蒸的饭色更鲜、更干爽、更香,扫墓时,糯米饭都摆在墓台前,一目了然,这也是贤惠能干的一种表现哦,所以选材和制作工序都很讲究。
一直以来,覃塘樟木乡都有搞三月三歌圩,近两年我的家乡东龙也在搞,听说很热闹。我喜欢壮话山歌,最后看壮话山歌剧应该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十几年来逢年过节,我没回娘家停夜,也就没得看过戏了,婆婆那边村小,没见过戏台,自然没表演队,没戏看。
最近两三年又特别想回家住了,跟老爸弟弟弟妹还有侄们,做好吃的,聊聊天,听听鸡啼蛙鸣狗叫,享受乡村夜晚的宁静,感觉很亲切,但都没碰上有演戏的,真的挺想去现场看看的。不知道现在的村里还有没有“剧团”演出,以前我们村里有好几个文艺队呢,晚饭后或雨天休息时间排练,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轮番演出,他们纯粹喜好,群众也喜欢听,希望哪天回家还能看到这样的戏。听戏倒没问题,邻居一到傍晚就播放录音,声音远远地还听得特别清晰,我很喜欢,感觉十分亲切,但以前也是演戏的弟妹,不知道为什么都没买来播放,我说好听她还笑我。说起来我弟弟弟妹还是因为戏结缘,当时当村干部的老爸相中了演戏的弟妹,内向的弟弟也喜欢,一拍即成,他们算典型的互补型,夫妻俩倒也和谐恩爱,如今已儿孙满堂,儿子的两个表哥都已经结婚生子。
说到壮话山歌,我一个小学也是初中语文老师很能编写山歌,他以前的剧本我能一本本背下来,我们学生演的他还能结合年龄段和学校教育来编写,我还保留了好久的手抄剧本,后来不知道扔哪了。有录音机的年代,我也曾经有录音带,常常放来听。这几年我一直有心收集这方面的录音录像,叫过不少人帮忙,但总是没结果,大概他们觉得我不可思议,或者根本不信我会收集这些东西。但民族的东西的确是好东西,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了,我真怕失传了,以后还有人写有人唱有人听吗?我们以前手抄,现在都找不着了。所以我特别想收集珍藏这些民族文化的东西。
小时候,旧房子就在大队(村委)后面,我们家门口对面正是戏台,每次有演出,老的小的没吃饭先搬长凳子小凳子占位,跟村里放电影一样的盛况。后来家里楼房建到半山上,在楼顶也能听到歌声。村里那些演员一经打扮,跟电影里演员一样俊哦,虽然那些服装开始只是蚊帐布染成制作,后来的稍为飘逸点,他们没有专业的化妆师,都是自个化妆涂抹,慢慢地也成了“师傅”,舞台效果还挺好。其实民族的文化很美的,服饰上是这样,歌舞也是这样。大凡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是特别的艳丽和多彩,印染的布料,手绣的花边,加上亮闪的饰片饰串,各有各的特色,公共的特点是都很讲究色彩搭配和装饰,从头到脚的武装,他们把最美的东西都装扮到身上,给大自然展示尽可能的美感。
少数民族又多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没经过正规的培训,没有专业编排,但那种纯朴的美便很诱惑。这是我喜欢民间文化的原因,壮话其实很生动,编成山歌更是押韵、简练和精辟,只是民族的东西很难译成汉语,译成汉语就没了那个味。
尽管民族语言的原因,这些东西不能广为传播,但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财富,还是很值得传承和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