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我们一行6人往港北区奇石乡达开村开进,这是根据妇联部署开展的“六一”慰问活动,活动时间和地点是我们单位妇委会自己定的,选择达开村,是因为我们单位一干警曾经在这村挂点当农村指导员,他说那里的孩子上学条件很艰苦。
达开村地处偏远山区,要进村,除了车行一个多小时,还要轮渡,而我们要慰问的这个村小学只有14个学生,他们告诉我的信息就这么多,而昨天下班后,我被告知,渡船维修,汽车无法轮渡,人可以跟小船过渡,然后转乘摩托车到学校,对这行程安排,我充满了好奇,坐车、过渡、摩的,只有14个学生的小学校,我无法想象那个目的地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学校呢。
到达达开水库渡口十几分钟后,我们就上了小船过渡,顺利的是,学校方找了辆小面包车来接我们,我们到达学校时大概是上午十点。
校园其实不算小,简陋的围墙内,左边有两层半教学楼,右边是一排破旧的平房,平房应该早就不能用了,现在的教学用地应该就是那个楼房了。我们下车,来接我们的是个年轻人,他就是校长,在他后面又来了一个老师,后来得知学校原本有三个老师,其中一个病了,实际上就他们俩个。校长带我们到二楼,那里有两个班的学生,三年级一个班共8个学生,五年级一个班,只有6个学生,一共就是传说的14个学生了。校长给我们的干警张罗着茶水,又帮忙把我们带来的横幅挂上时,我坐在三年级的教室里跟三年级的8个孩子聊天,他们的父母基本外出打工,也有个别父母在家务农,他们的穿着简单、朴素但很干净,他们都表现得有些羞涩怕生,我问什么他们就回答什么,后来慢慢就熟了,他们说,村里很多孩子都到外面或到城里上学了,来这上学的越来越少,所以没法成班了,就只剩下他们两个班,而他们家分散在学校周围山村,有些要步行半个小时才到学校,学校没有食堂,他们中午还要回家吃饭,其实农村的孩子就是这样,来回于家和学校,没有午睡之说。
会场布置好,我们给每个孩子送了书包,文具盒,小算盘和水彩笔,给学校的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球拍、跳绳。然后给孩子们讲了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关法规,讲了一些安全常识。对于我们的到来,两位老师和他们的14个学生很高兴,特别是得到新书包和文具的孩子们,我给身边的一个男生把书包带子系好,给他装进文具,让他背上看是否合适,后来一直到法制课上完,他也没再放下来。
这里的教室简陋,四壁有些斑驳,没有像城里学校的教室,墙上贴满彩画或励志名言警句,他们的窗户玻璃有些坏了,也只是换上蛇皮袋子挡挡,孩子们的书多是放在教室,放学带回家的书应该不会多,他们就用购物袋或蛇皮袋装,作业想来多是在学校就完成了吧,每个孩子放学回家都得做饭做家务。这些孩子都三年级五年级了,多数连书包也没用过,看到那些文体用品更是兴奋。我们几个干警帮他们弄好书包就下一楼跳绳打球了。学校没有篮球场,校园内的空地并没有硬化,地面坑坑洼洼,连个篮框都没看到。但一楼一个大教室里,放着两张很漂亮的乒乓球桌,看那干净的桌子和鲜艳的球网,估计是哪个部门刚送不久的吧。抬头看看,刚才的教室里,居然还有几个孩子站我周围,都在看我给他们同学系书包带子,也没跟着学,都在排队等我。我系好一个,他们递给我另一个。我微笑着接过一个个书包系好,帮他们背上,告诉他们怎么调节长短,感觉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我就是觉得在给自己的孩子弄好新书包。
与其说我们给他们送来温暖,不如说我们温暖了彼此。孩子满足的笑容,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孩子们耐心的等待,其实他们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陪伴,我甚至会想:“我的存在是不是给了他们妈妈般的关怀呵护?他们不想动手不想学,只不过是希望,我的手带给他们的爱和温暖!”包括和我们的干警们一起跳绳和打球,他们背着书包跟我们一起玩,久久不愿离去,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我承认,这么少的师生,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学校。而这个学校的艰苦条件,比我想象的更艰难。因为如此,比起城里的孩子,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的孩子更需要我们,需要我们从城里带来的信息和关爱。因为需要,我们的关爱变得更加重要,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