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精准扶贫在“路”上用爱点燃希望
作者:黄中海  发布时间:2019-11-13 10:20:57 打印 字号: | |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来到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6年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做全面部署,实施到户结对开展帮扶,中里乡银村高昆屯刘玉莲户便成为了我的帮扶对象。

银村村位于省道264线路边,面积约5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屯,总人口2180人。银村村距城区48公里,距圩镇3公里。该村地处丘陵山岗地带,水田少,山地多。致贫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劳动力匮乏。

初次踏上精准扶贫之路,至今仍记忆犹新。通往银村高昆屯的路上密林丛生,重峦叠嶂,狭长的道路两旁边也长满草丛。驱车进来半小时仍看不到村民居住的痕迹,心里油然升起丝丝恐惧。

路越来越难走,到处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就宛如进了深山野岭。虽土生土长在农村,真难以相信咱荷城还有人居住在这么偏僻的村庄。正值雨天,路面打滑车开不进去,我们徒步行走了半小时才到村口。远远看到那破旧开裂的土墙,还有几个眼窝深陷、饱经风霜的老奶奶坐在门槛上闲聊,让我想起了87岁的奶奶,颇有几分亲切感,忙上前打声招呼,她们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仍记忆犹新,热心的帮我们带到刘玉莲家。

刘玉莲家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我们一行人从山脚爬上去都气喘吁吁,感慨于常居住在这里村民的不易。她家是一间危改房,屋子里除了一个陈旧的电饭锅、饭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屋前是几棵芭蕉树、龙眼树、枇杷树杂乱地生长着,杂乱茂密的草丛也不甘示弱探头向上吮吸着阳光,而一旁的鸡鸭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就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迎接我们的正是刘玉莲本人—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相貌)。在闲谈才得知,她爱人2006年由于双肾脓肿去世了,她一个人独自抚养6个子女,最大的儿子读完中专便外出务工,四个女儿还在读书,小儿子出生时得了小儿麻痹、脑瘫,是一个重度的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她瘦小的肩膀上,此外还要赡养80多岁的家婆,我深感她的坚强与不易,为母则刚在她身上便是最好的诠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她常在我耳边说起的一句话,虽然家境已经很贫寒了甚至用揭不开锅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是她仍坚持让孩子们继续接受教育,大女儿二女儿现在南宁读中专,三女儿读高中,四女儿读初中,小儿子是重度残疾只能送教上门了。她用伟大的母爱撑起这个家,为孩子们搭建人生的起点。百善孝为先,面对80多岁的家婆她也依然扛起责任,让老人家安享晚年。

 随着多次来访,刘玉莲与我已经很熟悉了,我们更像新戚朋友般唠家常,她讲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独自抚养孩子的辛苦,以及对重疾的小儿子未来的担忧。特别是在银村高昆屯交通不便、耕地少、农作物收成不好经常只能靠着微薄的政府救济。在闲聊中,她时常感激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政府的关怀,让他们一家看到了希望,特别是有了雨露计划的支持,让四个女儿都能继续接受教育。虽然生活的重担已经将她压得气喘吁吁,但是每次与她的交谈都是乐呵呵,分明能感受她的那份坚强,也许是母爱和责任在鞭策着她乐观地对待生活,努力改善目前的生活困境。我常常被她这分执着和坚强深深感动,在结对帮扶的政策指导下尽可能地帮助她们一家走出贫困,早日摘下“贫困的帽子”。

面对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人穷志不穷,我想作为他们的结对帮扶责任人,能做的不仅是政策的传播者,更是他们的精神引导人,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自结对帮扶以来,让我对他们多了一份似亲人般的牵肠挂肚,我的经历不算丰富,也没有什么可用的资源。但在扶贫工作中,我深刻地明白,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现实的困难磨灭了奋斗的意志。所以在与刘玉莲的每一次交流中,我都会鼓励她树立脱贫的信心,现实再困难,只要意志不倒,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现在国家有这么大的脱贫决心和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何愁摘不掉贫困户这顶穷帽子,对她的四个女儿也时刻叮咛,好好读书,增长自己的见识,自强自立,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争取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的困境,改写自己的人生路。

这条通往刘玉莲家的崎岖山路,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雨天在泥泞的道路上推车,晴天顶着烈日爬着小山坡累得气喘吁吁,但仍不忘来时的初衷,牢记脱贫的使命。

随着扶贫的持续深入,政策的推进落实,去扶贫户的泥泞小路已变成亮堂的水泥路,雨露计划、就业扶持、林业补贴、医疗补助等政策的落实让扶贫户笑开颜面,重新燃起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责任编辑:李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