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市委书记谈示范区建设⑧|朱会东:以“五个突出”为抓手 全力打造三大品牌
  发布时间:2024-04-22 11:07:02 打印 字号: | |

以“五个突出”为抓手 全力打造三大品牌

专访贵港市委书记朱会东

采访者:记者 王孺杰 刘雅

记者:朱书记您好!请您结合市情和工作实际,谈谈贵港市是如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以及视察广西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全市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朱会东: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推进新时代贵港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各级力量,推动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以“五个突出”为工作主抓手,突出“凝聚”,“顶天立地”强引领,上下联动拧共识;突出‘培铸’,铺天盖地抓宣教,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突出“共富”,脚踏实地谋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突出“共融”,全心全意促“三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突出“善治”,严守阵地精管理,治理能力和防范风险隐患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2023年12月,全市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9个、示范区示范单位5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66个、示范区示范单位49个,市所辖5个县(市、区)全部获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

记者:近年来,贵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力打造“和为贵文化工程”“红石榴培根铸魂工程”和“红格善治工程”三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成效显著。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典型经验。

朱会东:我们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探索实施了三大工程,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创新实施“和为贵文化工程”。举办“荷城大舞台”周周演、“石榴籽”大讲堂月月讲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和为贵’文化节年年和”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共娱共乐共享中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周周演”活动累计开演330场,惠及各族群众20余万人;“月月讲”活动累计举办15期,干部职工听众近3000人;“年年和”活动累计组织350余场,参与群众2700万人次。

创新实施“红石榴培根铸魂工程”。突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在全市2256所中小学、112万名在校生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师生家庭和社会不断拓展创建成果。在每学期开学周,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宣教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中。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共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1200多个,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墙、文化长廊200多个,1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累计接待青少年学生100多万人次。与新疆乌鲁木齐经开区第85小学、第92小学少先队员结对,联合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荷城初中与澳门氹仔坊众学校开展研学交流活动;7所中小学校与靖西市相关学校开展边境地区教育结对帮扶。

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强化党建引领,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构建起“一核引领、全网覆盖、多远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把网格打造成为社情民意的“汇集地”、矛盾纠纷的“第一哨”、服务群众的“便民站”,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目前,全市设置“大、中、小、微”四级网格3.2万个。2023年10月,自治区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夯实平安基础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贵港召开。

贵港市城市风貌

记者:在做足港口文章,做强港口产业,不断加快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贵港是如何奋力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朱会东:近年来,我们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全区发展格局,集中精力拼经济,走好转型升级新路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产业研究,谋划大进大出运河产业,大力发展运河经济。积极寻找产业发展新赛道,发展化工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园建设、扩园提质等,引进投资119亿元的“心连心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实现贵港制造业百亿项目零的突破。以心连心项目为龙头,带动史丹利、南风、绿友农等化工企业相继投资复合肥生产项目,化工产业实现迅猛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划建设4个现代农业科技园,签约106个设施农业项目,投资总额150亿元,引进了雪榕食用菌、爱咯乐蛋鸡、朝牧生猪等一批龙头企业,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加快木材、水泥、钢铁、造纸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贵钢技改、华润钙基新材料、港南玄武岩等大项目,打造中国—东盟生活用纸产业园。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引进中储粮50万吨粮食仓储等项目,走出了贵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大力实施“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兴旺、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组织推进、资金项目、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八大百日攻坚行动,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各项重点工作。在2022年度市县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中,贵港市获评为“好”等次,排名自治区第二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考核得分排名自治区第五位。

不断提升民生福祉。下大力气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民生保障不断完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6.6%。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4%以上,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气势磅礴的大藤峡水利枢纽

记者:作为秦代桂林郡、汉代郁林郡郡治所在地,贵港曾是古代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中国荷城”美誉。那么,这些年来贵港是如何立足“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秦汉古郡、千年荷城”的城市定位,大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

朱会东:贵港域内的布山文化、骆越文化有着“广西文化始祖”的重要地位,廉石文化、铜鼓文化、壮文化、稻作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我们围绕大藤峡、平天山、北帝山等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文旅产品、谋划文旅活动,不断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利用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罗村会议)旧址、黄大年纪念馆等党史教育基地,着力宣传黄日葵、谭寿林、陈岸、胡福田、黄大年等各个时期革命前辈、“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创作《葵花向阳》《谭寿林》《中国新长征》《少年黄大年》等一批红色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切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教。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作用,在公共场所持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视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多渠道宣传推广“道中华”,在电台设置栏目宣传民族政策,形成线下线上融合宣教全覆盖。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主题雕塑,建成1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7个“同心文化载体”。

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挖掘桂林郡遗址、罗泊湾汉墓群等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在贵港交流互鉴、交相辉映的历史佳话。2022年,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会,并总结理论研究成果,集结出版主题专刊。

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建成北帝山·国家山地旅游运动大本营等12个旅游营地,打造“露营天堂 自在贵港”旅游品牌。成功举办“广西人游贵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活动。大鹏镇、山边村等10个镇(村)荣获“广西第一批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乡镇”称号。2022年成功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等赛事。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区域协作。加强互动交流,提高民族区域协作工作水平,促进地区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目前,贵港市平南县与周边6个县,港北区与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港南区与青海贵德县,建立起了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协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创建格局,助推创建工作提档升级。

记者:为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崇高赞誉,切实担负起“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的时代重任,下一步,贵港市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还有哪些新思路?

朱会东:我们将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常态化,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讲好贵港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水平;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体系,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努力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更大的贵港力量。


 
来源:《中国民族》、广西民宗委、贵港市委办公室、贵港市民宗委
责任编辑:黄景娜